建立于1898年的救世医院是厦门乃至闽南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医院。这所医院之所以能产生,和遥远荷兰一个孤儿手中的两枚硬币有关。
1886年春天,一个刚刚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医学博士来到纽约市归正教堂委员会,提到自己想要以医疗传教士的身份去中国厦门,希望能得到教会的支持。委员会抱歉地说,现在没有多余的资金,更不可能提供建立一个医院的经费。
这个名叫郁约翰的荷兰裔青年人非常失望,他不得不去了荷兰,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和乌得勒支大学做博士后医学研究。但他心底始终埋藏着去中国的愿望。
有一次,他去荷兰尼尔保赤孤儿院看望孩子们。他向孩子们讲述了自己的梦想,讲述了在遥远的中国,因为没有医院,很多孩子过早离开了人世。
一个小姑娘走到郁约翰面前,把手里攥着的两个硬币递给他,微笑着说:“给那些生病的中国小孩吧!”
孤儿院的老师告诉他,这两个硬币是小姑娘前天过生日时,她舅舅送给她的生日礼物。
郁约翰说什么也不肯收小姑娘的钱,直到她难过地哭了起来。他只好把钱接在手里,向她保证说:“我会让这些硬币照你说的去做。”
这两个硬币坚定了郁约翰去中国的信心。小姑娘的故事传开后,很多人向郁约翰伸出援助之手,他很快就凑够了去中国的费用。
在《马可福音》里,专门记述了耶稣对一个穷寡妇奉献的两个小钱的看法。祂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可12:43-44)穷寡妇奉献的两个小钱,比财主奉献的若干钱更蒙主记念。和耶稣所称赞的穷寡妇的两个小钱一样,这个孤儿手里仅有的两枚硬币,将要在中国医学史上创造爱的奇迹。
1888年1月13日,郁约翰及妻子搭乘商船,远渡重洋到达厦门。
郁约翰最初在漳州小溪镇工作。他在这里创办了一所设有30张病床的医院。开门第一天,就有200多病人前来看病。
他忘不了那个小姑娘期待的眼神,这所医院就以那所孤儿院命名---尼尔保赤医院1895年,郁约翰离开小溪镇,回美国休假。在休假期间,郁约翰又募集到近万美元的资金。同时,他也被密西根长老会按立为牧师。
回到中国后,他筹划在厦门鼓浪屿建立一所规模更大的医院--救世医院。在克服了重重困难之后,救世医院终于矗立在人们面前。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救世医院是一座坚固的两层楼砖结构建筑,濒水而立,海水高潮时三面临水。内设有教堂、食堂、厨房、两间仆人房、办公室、药房、透视室、四间学生房、七间病房,共有四十五张病床。”
1905年,郁约翰又创办了救世医院妇女分院。因为得到荷兰女皇威赫敏娜的资助,这所医院又名威赫敏娜医院。
在工作自述中,郁约翰把医院的工作比作优美的乐曲,“它能消弭那经常萦绕在我们心中的悲伤。”
这首乐曲分为“四声部”。第一声部是门诊部,患者只需交3分钱买一支标有号码的竹卡,就可以获得免费诊治,而且可以重复使用;第二声部是住院部,免费提供医药、衣物和病床;第三声部为传教部,传教士向病人布道;第四声部为医学教育部,为当地培养医院人才。
1910年春天,郁约翰在给一名鼠疫病人看病时,不小心受到感染,于4月14日离开人世。当他闭上眼睛的时候,一定会想到荷兰那个小女孩期待的眼睛,想到自己接过那两枚硬币时,向那个小女孩许下的诺言----我会让这些硬币照你说的去做。
本文史料来自《一个世纪前鼓浪屿上的传教医生》、《鼓浪屿的朋友--郁约翰》,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