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20:18】以色列人就起来,到伯特利去求问 神说:“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与便雅悯人争战呢?”耶和华说:“犹大当先上去。”
【士20:21】便雅悯人就从基比亚出来,当日杀死以色列人二万二千。
【士20:22】以色列人彼此奋勇,仍在头一日摆阵的地方又摆阵。
【士20:23】未摆阵之先,以色列人上去,在耶和华面前哭号,直到晚上,求问耶和华说:“我们再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可以不可以?”耶和华说:“可以上去攻击他们。”
【士20:25】便雅悯人也在这日从基比亚出来,与以色列人接战,又杀死他们一万八千,都是拿刀的。
【士20:26】以色列众人就上到伯特利,坐在耶和华面前哭号,当日禁食直到晚上;又在耶和华面前献燔祭和平安祭。
【士20:27】那时 神的约柜在那里。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侍立在约柜前。以色列人问耶和华说:“我们当再出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呢?还是罢兵呢?”耶和华说:“你们当上去,因为明日我必将他们交在你们手中。”
默想
神应该是我们行事的一切源头和动机所在,在做每件事以先,就要先求告神,而非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和决定,才在方法上寻求神。如同把神当作工具一样,为了保障自己做事的效果和结果,只向神求问一半,还是夹杂着自己的意思。并没有彻底让神掌权,交托给神。所以,看似寻求了神,可能结果也并不会很好。正确的顺序不是我做决定后,再求问神,决定的主权在于神。
今天的本文中,看到以色列联军已经下定决心要攻打便雅悯人,然后才求问神,谁先去攻打。无异于把神局限在自己所做的决定中,并没有全心寻求神的带领,因此即使得到了神的指示,依然以失败告终。当然可能也是因为他们依靠自己人多势众,掉以轻心,便雅悯支派却因着自己人少,反而有强烈的危机感,决一死战的斗志。也是因为以色列联军虽是神的审判工具,本身也有必须除去的罪恶。他们本应为手足相残的巨大悲剧负起责任、悔改,却骄傲愚蠢地以审判官自居,为此受到神的惩罚。
以色列战败后,未摆阵之先,就在耶和华面前哭号,直到晚上,求问耶和华说:“我们再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可以不可以?”耶和华说:“可以上去攻击他们。”看到这一次,以色列联军改变了他们寻求神的方式和问题。但结果依然是战败。一方面,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悔改。看到神是鉴察人心的神,公义之神对罪恶极其憎恨。因此,他们不得不再次经历痛心的惨败。
另一方面,是神对于他们的异象和使命的极大挑战。很多时候,我们一碰到挫折,就回头,不想继续前行,表明心中的异象和使命不够。异象使命若真是为了神的荣耀,无论遭遇如何,即使被误解讥讽,甚至看似失败殉道,也要为了***度继续前行。生活中做一些事情,若真的确信是从神出发,依靠神,为了神的荣耀和见证。但依然会有拦阻时,这就是对我们的使命感和异象考验的时候。此时此刻,惟有依靠神,单单仰望救主基督的十字架,定睛于神,向着神所赐的标杆直跑。神为了使自己的百姓成长,会使之经历苦涩的失败和挫折。
经过连续两次的失败,以色列人开始思考失败的根本原因,省察自己,为自己的骄傲和顽梗悔改。之前他们依靠兵力,寻求神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这次则以“一切出于耶和华”的谦卑恳切之心来到神面前。他们通过“苦难”直视自己的罪恶本相,开始学会全然“顺服”的态度。神应许以自己的权能、智慧和安慰,使诚心悔改、虚己的人得饱足。当第一次失败后,他们在进到耶和华面前之前“彼此奋勇”(22节),但这次,他们禁食直到晚上,立志单单依靠神。倘若他们想依靠自己的力量与便雅悯支派交战,就不会作削弱体力的禁食祷告。在耶和华面前献燔祭和平安祭,表明他们愿意完全放下自己,交托给神的心志,而且也是在积极寻求和神之间恢复关系。
第三次,以色列人问耶和华说:“我们当再出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呢?还是罢兵呢?”暗示以色列百姓在连续两次失败之后,终于开始放下自己里面属血气的想法,真实愿意寻求神,甚至有意停止与同族支派之间的争战。意味着他们里面曾经那股自以为义的血气之勇已经彻底放下。此刻,他们愿意完全顺服神的旨意。如同救主基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此时此刻,他们才是真正被十字架的功课耕耘过的新生命。基督在肉体的时候既大声哀哭,流泪祷告,恳求那能救他免死的主,就因他的虔诚蒙了应允。他虽然为儿子,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来5:7-8)生活中,我们似乎也总要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才能真正学会十字架的功课,才会有真实的回转与顺服。
当然,神是公义的神,他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要追讨一切的罪。当以色列百姓真实回转之后,神在以色列联军身上要成就的雕刻之工完毕之后。接下来,神就要开始对付顽梗悖逆的便雅悯人。耶和华说:“你们当上去,因为明日我必将他们交在你们手中。”这里,神表明了立场,第二天他必将便雅悯人交在以色列联军的手中。这次,神的回答也是非常确定的。
公义之神必定会惩罚一切的罪。但他却教导我们不可自己伸冤,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作。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罗12:17-21)
对悖逆的行为感到愤怒,是理所当然的事,公义的惩罚也是必要的。但应该首先来到神的面前,献上撕裂心肠的悔改祷告。比起说,对方的罪,让自己愤怒,首先是让神更加心痛。在拿起审判的刀预备动身之前,应当先来到神的面前禁食,体会父神为灵魂忧伤的心。因着自己的义而刚硬的心,会急于向别人发难问责,然而痛悔的心,却是叫人承认自己是不完全的罪人中的罪魁。神必恩待这样的人,使用他们成就和睦。
祷告
公义怜悯的父神啊,孩子感谢赞美你的恩典,谢谢你为孩子死在十字架上,担当孩子一切的过犯。恳求你帮助孩子仰望你十字架的恩典,认定你的主权,完全放下自己,凡事寻求你,单单顺服你。奉主耶稣基督名求,阿们。
应用
仰望基督十字架的恩典,认定神的主权,完全放下自己,凡事寻求主,单单顺服主。
后记
面对以色列百姓的悖逆不顺服,当他们问话时,神依然回答,显出神的慈爱。
犹大先上去,结果惨败,借此神审判了犹大,就是耶稣要出生的支派,就是属灵上要担当责任的支派。末后审判时,首先是神的工人,尤其是全职侍奉的人会受到审判。太24章,恶仆人的比喻。
第一次失败后,依然是哭号,如同一个孩子一样,就要让父母同意,非得要去行。
结果,神说,他们可以去。这只是意味着,既然依然执着按照自己的意思,那就继续在苦难中待着吧!
第二次惨败,更加严重。都是拿刀的。
究竟带着什么样的态度寻求神?是否屈膝跪下,却依然如同主人一样吩咐要求神。不是说神的回应就一定是同意。反而前两次的回应是神借由回应,对他们的管教,因着自己的私欲和想法,继续呆在苦难中被熬炼,直到意识到自己的罪,悔改回转。
以色列百姓的禁食,放下自己的意思。献祭意味着和好。
苦难和管教,表明神的慈爱依然没有离开我们,但我们不能因此更加放纵。神的恩慈是领我们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