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礼专题系列 (5) ―― 凭着纯洁的良心向神立誓
很多基督徒有一个很大的困难:他们已经受浸了,然而却没有真正明白他们所作的是什么一回事。我们的教会也经常承接了不少类似的问题,有不少弟兄姊妹以前在别的教会受了浸,后来却告诉我们并不晓得浸礼的意思。有人甚至把浸礼看作是类似参加一个社团或公会的入会仪式而已。故此他们以后的属灵生命不断出现问题。我经常需要辅导这些闷闷不乐的“基督徒”。事实上,教会里满了“挂名”的基督徒,“虚有其表”的基督徒,“假”基督徒,“半个”或者“四分之一”的基督徒。结果教会里满是垂头丧气,愁眉苦脸的基督徒。但是基督徒的生命绝对不应该是这个模样。
为了使大家能够完全清楚了解浸礼的意义,我想在今次的信息内,按照圣经向你们详细说明浸礼的属灵意义。我会用四大标题去讲解。我无意在这里表达我的个人意见,只希望帮助你们仔细揣摩明白神的话语。
(一)浸礼:凭着纯洁的良心向神立誓
让我们先看彼得前书3:21、22节:
这水预表的洗礼,现在也拯救你们:不是除去肉体的污秽,而是藉着耶稣基督的复活,向上帝许愿常存纯洁的良心。基督已进到天上,在上帝的右边,众天使,有权势的、有能力的,都服从了他。(新译本)
使徒彼得向我们讲述挪亚时代发生的大洪水的事实,并说明这洪水是预表浸礼。当时整个世代的人当中,只有八个人在方舟里面渡过这次祸患。彼得特别提及这方舟,说明他们是藉着这方舟,亦即是藉着他们的信心,而得到拯救。
“向上帝许愿”在英文的修正标准译本(RSV)是译作“向神作一个恳求”,而在英文的新国际译本(NIY)是译作“藉一清洁的良心向神立誓”。后者是正确的翻译。
根据尼特和司葛的希腊文及英语辞典(Liddell and Scott’s Greek-English Lexicon),在RSV译作“恳求”一字,即希腊文的eperotema,含有三项意思。第一项意思是表达一个问题,一个咨询;第二项意思是回覆一个询问,特别是一个肯定的回覆,批准,和认可;第三项意思是相等于拉丁文的Stipulatio——一个责任、一个合约,承诺或一个誓言。Moulton and Milligan的希腊文圣经字汇(The Vocabulary of the Greek Testament)亦有同样解释。我列出这些参考资料,是要帮助一些在释经方面较为熟悉的弟兄姊妹们作更深的钻研。
现在你已发觉从这两本权威性的希腊文的字典里,根本找不到这字作“恳求”的意思。一个“问题”绝非相等于一个“恳求”。实际上,eperotema作“咨询”的用法并不普遍。这个字一般的用法是“回应”一个询问,继而作一个应许,进而成为一个合约,承诺和誓言。若你们有兴趣作更深入的研究,可能参阅E.G.Selwyn的彼得前书释义。这是注释彼得前书的经典之作,这书对以上问题有更详细的讨论。
可以说,从语言学上的研究,我没法找到这字作“恳求”一用法的证据。Bauer,Arndt,Gingrich和Danker的希、英新约圣经辞典(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有列出eperotema作为“恳求”的意思,但却未列出任何希腊文学作品作例证。通常这本词典会从语言学上列出支持字义的证据,并引用许多希腊文学作品作例证。可是,对eperotema这字却没有举出任何例证。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现在可将eperotema一字译作“誓约”,与NIV的翻译相同。故此,浸礼是一项承诺,是向神许下的誓约。这一点非常重要,必须清楚了解。
“藉着一个纯洁的良心向神立誓”是什么意思?
Eperotema一字,在原文是属于文法上的“属格”(genitive)。故此,正确的翻译应该是“由一个清洁的良心所发出的誓约”(the pledge of a good conscience),而不是“为了得着一个清洁的良心而立誓”(a pledge for a good conscience)。浸礼是凭着纯洁的良心向神立约。那么,怎样才算是一个纯洁的良心呢?就是一个愿意为罪悔改,一个单纯、诚实、真挚、专一、没有诡诈的心。没有诡诈、没有虚谎、没有不尽不实,这就是一颗纯洁的良心。倘若不是百分之一百真诚的话,这也不能说得上是一个纯洁的心。但在浸礼中向神所立的誓约,必须是出于一颗纯洁的心。以这样的态度向神委身立誓,就是浸礼的意思。
这个希腊文字,eperotema,是一个颇特别的字。一方面它表达一个询问,另一方面亦表达一个回应。立约基本就是你对一些问题的回应,而这回应就构成一个承诺,一项誓约。早期教会在浸礼之前通常向准备受浸的人提出一些问题。他们必须作出肯定的回答,浸礼才能进行,故当他们说:“我愿意”的时候,这回答便成为一个承诺和一个誓词了。而我们知道eperotema的意思不只是一个回答,而且是一个肯定的回答。那么样,我们便不难明白这个字在彼得前书3:21节的意思了。在浸礼中,这个肯定的回答构成了一个誓词。故此,浸礼当时被视为一项圣礼,直至如今。
何谓圣礼?
你知道什么是圣礼吗?基本上,在教会里我们有两项圣礼:就是浸礼和圣餐。圣礼一字是从拉丁文sacramento而来,意思是一个誓词。这是“圣礼”的基本意思。从法律用词上,这字的意思是一个保证。举例来说,在打官司之前,当事人通常需要先付一笔金额,这笔金钱是作为你进行诉讼的保证。
然而,这个字亦可用作臣仆对其君主效忠的誓词。这誓词亦称为sacramento。古罗马士兵宣誓效忠于国家及其君主的时候,他们便举起手向天立誓,就如同我们今日所见到的总统就职宣誓一样。我们常见人们在法庭宣誓,有时是举起他们的手,有时却是紧握着拳头放在胸前,都是表示以真诚和无伪的良心作以下的誓词:“我仅诚发誓,我所作之证供均属真实,及为事实之全部,并无虚言。”在军队里,宣誓的仪式有时是拔剑在手,象征愿以剑和生命效忠他们的国君。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人也大大采用了这仪式,要求每名德军宣誓效忠纳粹政府。由此可见“誓言”Sacramento这字在军队里是作宣誓效忠的意思。
为何浸礼被称为圣礼(sacrament)?因为在浸礼中受浸的人必须立一个誓,就是誓死效忠于他们的王——主耶稣基督。这誓言必须出自一个清洁的良心。我们刚才听过一位姊妹的分享——她以前受浸时虽然已决心委身给主,但她的誓言并不是发自一个清洁的良心,因她仍然效忠于她以往的旧生命。一个人怎能同时事奉神又事奉世界呢?如果你是这样心怀二意的话,你在浸礼所立的誓约便不是出于一个清洁的良心了。
刚才我亦提过主耶稣的圣餐亦是一个圣礼(sacrament)。在早期的希腊文献中,记录一位督军向罗马帝王所呈的报告,内容是有关一些基督徒被他拘捕。在严刑迫供底下,这些基督徒招出他们是在圣餐中重申他们向神所立的约——爱神及过一个圣洁的生活,此外他们更重申彼此相爱的誓言。因此,圣餐包含了对神委身的重大意义。在圣餐桌上,我们每次都反思我们对神的委身,重新向神立约。今天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这意义,难怪我们不知道圣餐是被称为一个圣礼,一个誓约(sacrament)了。
浸礼怎样拯救你呢?
现在我们知道早期教会极之重视浸礼,而我们亦必须清楚明白浸礼的重大意义。你不能把浸礼当作可有可无的。现今有不少人漠视浸礼的重要性,原因是未曾了解圣经有关浸礼的教训,或者未真正明了早期教会对浸礼的重视。请再细读使徒彼得写给早期教会的训勉:“现今浸礼是拯救你们了。”(彼前3:21)这几个字是相当的重要。某一些藉浸礼重生的教义也是由这里出来的。约翰福音3:5节告诉我们:我们是从水和圣灵生的。水和圣灵——不只是要有这“水”,而亦要有“圣灵”。反过来说亦然——不只要有“圣灵”,而亦要有这“水”。因为在这水礼中,我们向神立下一个誓约,一个承诺。
现代的神学家也开始发觉到浸礼在早期教会历史及在圣经教训里的位置。Robert Banks,我的一位朋友,现任教于澳洲悉尼大学,最近写了一本书,名为《保罗对团体的概念》(Paul’s Idea of Community)。在该书的第82页,他这样说:“保罗把信心与浸礼双提并论,这意味着一个人是藉着浸礼才真真正正委身给神的。”这看法是相当符合圣经的教训。我引用这本书,并不表示完全同意该书所讲述的每一论点,然而,在上述的地方,他的观点确实十分接近圣经的正确意思。
保罗在罗马书10:10论到救恩:“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保罗在这里提到两项必须具备的条件——“口里承认”及“心里相信”
人在何时以他的口承认耶稣为主呢?在早期教会的浸礼中,准备接受浸礼的人会被问及有关问题,而他们必须剖白自己,并回答说:“我愿意。我承认耶稣是我生命的主,我生命的王。”因此,他们用口承认,因为他们这样承认,保罗就以他们为得救了。也正因为这个缘故,使徒彼得亦讲述到藉浸礼得拯救的道理,故此除了心里相信,有信心之外,口里还得承认。要明白这里所说的承认并非普通的认同某些事实,而是指宣誓效忠于耶稣基督,以他为王。
然而,我们亦必须明白:单凭浸礼本身是不可以拯救我们的——必须要有信心,加上从一颗清洁的良心发出来的誓言。单凭口舌作一个声明不是一件难事,但这声明必须以信心作为基础,并且藉着一个清洁的良心发出来。
在浸礼之前与在浸礼当时承认基督有何分别呢?
你可能会问:“我在浸礼之前不是已经承认了耶稣吗?”不错,你是有的,可是这不等于对他宣誓效忠。士兵宣誓效忠之前,难道不是已经一直热爱着他的君王及他的国家吗?他当然爱。然而,他必须透过宣誓才算是正式在法律上订立了一个必须履行的誓言。在没有立下任何誓言之前,他可以爱他的国,爱他的君,而不须承担什么。然而,一旦立了这个誓约(sacramento),他便自愿把自己放在这承诺的约束底下了。在浸礼当中,基督徒亦同样宣誓对神——他们的王绝对效忠。这就正如一对彼此相爱的男女,在他们互立婚约之前,在法律观点上他们仍未有彼此委身。纵使他们已经私订终身,但是,只有在婚礼之时所立的婚姻约才算是合法的婚约。
同样地,在浸礼中所立的誓约在神眼中才算是“合法”的。他把此约永远订立在天上。如果了解这一点,你们便能清楚明白你的浸礼有什么意义了,否则,请你立即打消受浸这个念头。请记住:你受浸时是把你自己完完整整地委身给神,向他誓死效忠。
因此,浸礼首先是一个誓约,正如婚约或军队里宣誓效忠的誓言一样,是不能反悔的。一个军人若不能履行他的誓言,便自愿担当背约的后果,接受国家和君王对叛国者的处分。这效忠的誓约,完全是出于自愿,绝对不是强迫性的。然而人一旦许下这个誓约,就必须持守到底,至死忠于这约,正如一对男女在婚约上彼此承诺:“终身厮守,至死不渝。”
(二)浸礼:与基督联合
浸礼的第二重意义是与基督联合。藉着浸礼,我们与基督合而为一。
罗马书6:4节说:
所以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
稍后我们会查考这节的后半段。然而前半段说到我们是藉着浸礼与基督一同埋葬。请留意我们是和他一同埋葬(with him)——并不是“支持”或“赞同”他某一些做法(for him)。主耶稣说:“不与我相合(with me)的,就是敌我的”(太12:30)。我曾经在一篇信息中解释过这一节经文,指出与主“相合”或“联合”以及对主表示“赞同”或“支持”是大不相同的两回事。“支持”或“赞同”基督的人大有所在,但与基督“相合”的人却不多。两者实在有天渊之别。
“赞同”或“支持”基督(for Christ)和与他“联合”(with Christ)有何分别?
“赞同”或“支持”某人是替那人打气,表示拥护他。在一项拳击赛中,你可以替某一选手打气,但不等于你与他一同参与这项赛事,因为你并非与他并肩作战。赛场外的观众可以为自己拥护的“英雄”喝彩打气,而却不必忧虑到本身会被牵连在这场搏斗之中。同样,今日有许多人很愿意拥护基督,也许你亦是其中一个。然而,你是拥护他,抑或是与他并肩作战呢?有人说:“基督教没有什么不好,都是导人向善的,现今的人也需要一些宗教来学学‘礼义廉耻’!”他们十分赞同基督教,也不介意送他们的子弟到主日学去学些好品德,但自己却绝不愿意踏入教会一步。为什么?“这些东西对小孩子是好的,别人来听听也不妨;至于我嘛……对不起,我没有兴趣。”我从前认识的在利物蒲的一所教会,他们有一辆巴士,接着的尽都是小孩子们——他们的家长却从来不到教会里去。
这就是我所说“赞同”基督(for Christ)意思。但是与基督“联合”(with Christ)就是与他并肩作战。你并不是在那里做一个旁观者,偶然喝彩打打气,而是和他一起在战场上同生共死。作为一个旁观者,很少机会受到牵连;作为一个战友却不然,你当准备随时会有伤亡的。
在罗马书6:6节中,保罗告诉我们:在浸礼中,我们不再是一个旁观者,我们是藉着委身及起誓与基督一同埋葬,公开承认我们与他联合。
与基督同死同埋葬是什么意思?
你的朋友也许会取笑你:“什么?你也虔诚起来了!你怎样搞的,是否良心过意不去,要寻求一些心灵慰藉?你应该去请教心理医生,不是去信教!”你看,做一个旁观者不需要忍受这些讥诮。但现今你既与基督认同,与他同死同埋葬,情形就大不相同了——你发觉自己竟然成为别人的笑柄了。
我未信主以前是一个极之属世的人,故此,当我信主的时候我的朋友都大惑不解,不能想象我怎能乖乖地坐在教会里听道。没有人取笑我,大概这件事来得太突然了——他们只是用极奇怪的眼光来看着我。
有一次其中一位朋友来跟我长谈,要知道我为何要成为一个基督徒。这位样貌颇为英俊的青年是我多年好友。我记得他当时发出一连串的问题,在沙发上沉思了整整两个钟头。有许多问题是我当时不晓得怎样作答的,因我信主年日尚浅。但两个月之后,我这位朋友竟然信了主。也许他终于想通了。他信了主之后,轮到他的朋友们想不通他为何竟然成为基督徒了。你们看,起初我这位朋友的立场是绝全不赞同基督的,后来慢慢地,审慎地开始改变态度,直至最后,他终于不止赞同,而且还决心整个投入,与基督联合。可想而知,为到这位朋友的决定我当时是何等雀跃喜乐!
故此,藉着浸礼与主一同埋葬是我们与主联合的第一步。让我们再看另一段经文:
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罗6:5)
这节经文很清楚地说明:若我们要与他一同复活,我们首先必须与他同死。这是唯一的途径。
从我们看过的两节经文中,“与他联合”(with Him)一词总共出现了三次。请留意:不只是赞同,而是要与他联合。我们是否愿意与他同死,这完全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不能勉强。如果我是怕死的话,我就必定无法成为一个基督徒了。从来没有人能够用鬼魅或怕死等事说服我信主。我之所以信主,完全是因为我认识到这是真理,愿意对这真理委身,得以从罪中释放。当我踏上这一步之后,主便照他的应许藉他的恩典大能使我复活,在他里面得着新生命。这一切都是出于自愿,约不能勉强。
何谓“与主一同复活”?
我必须强调这一点:我们必须与基督联合,才能有基督的生命涌流进入我们里面。如果只是头脑上认同他,或甚至口里拥护他,都绝对不能使你经历到这新生命。你必须与他联合,才能明白他的生命怎样流注在你里面。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明白约翰福音15章所说的:“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那么我的生命便能在你里面涌流出去,你们便多结果子。”(约翰15:4,5)
有人说:我们通常不难明白圣经的话语,然而却不能经历话语里面的真实。你经历过基督的生命流注在你里面吗?这经历可能只是慢慢的,渐进的,然而却能在你生命里作一个确实和强有力的改变,更能藉你的生命去改变别人。
当我向以前的朋友解释这些事情的时候,我并不晓得任何神学理论,连圣经也不懂。然而,我虽然口舌笨拙,却打动了他的心——他感受到在我里面涌流出来的生命,使得这个经常在夜总会及女孩子堆里的今世之子也开始受到改变。我不晓得我回答他时说了什么使他大受感动,其实,那时我连基督徒生命是什么一回事也不大清楚,但那在我里面涌流的生命已足够使他也受到改变。及后,有好几位未信的朋友也逐一改变,其中有一位是我要好的朋友,他为此宁愿舍弃了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因为在共产国家里,基督徒是不会被取录进入大学就读的。但他却甘愿付出这个代价,因为他经历到的这个生命实在比任何代价更宝贵。可见在他里头那新生命是何等强大!要是你未经历过这新生命的话,你对主的委身绝对不能到达这个深度。这新生命是来自住在我们里头的圣灵。多奇妙的一回事!圣经告诉我们:当我们藉着浸礼向神立誓的时候,神亦向我们同时作出保证——他把圣灵赐给我们,长住在我们里面,作为一个确据,一个保证,和一个首期。他把自己的生命赐给我们,他把圣灵赐给我们,这一切都不是理论及空谈,而是生命中确确实实的经历。
倘若我不是亲身经历过这个生命的话,我所说的只不过是一套理论学说。但我绝对不是和大家谈理论,如果这个生命不是真实的话就不值得浪费时间。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这许多基督徒甘愿为主殉道?你有问过这个问题吗?坡旅甲(Polycarp)是早期教会为主殉道的信徒之一。他曾这样说过:“我不能背弃我的主,因为我认识他,并且在我生命中不断和他交往有八十年之久,我岂可背弃他!”(坡旅甲殉道时年事九十。)当时罗马政府企图说服他救回自己一命,但这位老人却坚决拒绝:“你们动手吧。我无论如何也不会背弃基督的。”
人有时也肯为自己的理想而舍命,但这新生命绝对不是一个理想,而是一个事实。你既藉浸礼向神立誓,神便藉着圣灵向你作出保证——他把圣灵赐给你为一个信物。神作为是何等奇妙!
以上我们谈过浸礼是一个誓约,是我们对神所作的委身。我们也看过怎样藉浸礼与基督联合在一起,现在让我们继续看看我们是怎样藉着浸礼加入基督的身体。
(三)浸礼:加入基督的身体
上文说过教会并不是一个社交团体,浸礼亦不是入会仪式。你可以成为某教会的会友,但这样做不能使你成为基督身体的成员。有许多人虽然已经加入教会,但他们却并非圣经上所说的真正的基督徒,故此他们并不属于基督的身体。
怎样藉浸礼加入基督的身体?
基督的身体是一个属灵的事实,而并非是一个人为的组织或社团。要加入这个属灵的团体,唯一的途径是藉着圣灵在你生命中的工作。林前12:13节中说:
“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
“我们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请留意保罗不是说“我们是受洗归入圣灵”。不要以为我们是受洗归入象征圣灵的水中。在浸礼中,圣灵是主动而不是被动的,也就是他使我们成为基督身体的一分子。
我不想用太多时间在释经的问题上。简单地说,“受洗”一词在这段经文中的用法是极不寻常的。如果保罗只是要说:“我们被安置在基督的身体里面”,那么“受洗”一字是不必要的,因为“受洗”并没有“安置”的意思。“受洗”的字面意思是“被浸”或“被水淹盖”。如果保罗仅仅要说圣灵把我们安置在基督的身体里面,他大可以直接说“安置”或“安放”,或甚至可用“枝子接在树干上”等字眼。但他却偏偏用了“受洗”一字。这个用法极之独特。原来这字的希腊文用法通常是指把一件物体放进水里去,或者是放进一些流质的物体内,而不是放在一些固体(比方,身体)里面的。倘若大家有兴趣从释经的角度详细查考的话,请参阅康伦conant著的《“受洗”的字义与用法》(The meaning and use of Baptizein)。英文“受洗”一字就是从这个希腊文“Baptizein”而来的。故此当保罗说:“我们是受洗成为一个身体”,“受洗”是极不寻常的用法。这个字也曾喻意式地用来描写一把利剑刺进人体内的情形,意思是指剑沐于血中之意。但这当然不是这里的用法。“Baptizo”亦可表达被困难压倒的意思。但这些用法都不能解释保罗在这里所表达的意思。
究竟保罗要在这里表达什么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保罗用受浸的情境来作一个比喻。当我们被放在水里时,就正等于圣灵把我们安置在基督自己身体里面一样。这当然必须藉着我们对神的委身以及神的大能力。故此我们不是单单接受一个水礼,而更加被圣灵藉着浸礼使我们加入基督的身体。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成为基督属灵的身体,亦即是教会的一部分呢?保罗告诉我们是在受浸的时候——是当我们藉清洁的良心向神起誓的时候。
(四)浸礼:出死入生的途径
新约一开始便告诉我们浸礼是象征着死亡,而且很多时是代表着为主殉道。主耶稣在马可10:38、39节及路加12:50节都同样提及过他有“当受的洗”必须领受,即是“我必须受死”的意思。主耶稣在他事奉的早期已经用“受洗”一词来形容他的死。
为何我们必须要死呢?
我们心里可能立即产生一个疑问:为何必须要死呢?没有人喜欢谈及“死”的问题,但为何我们偏偏要不住讲及“死”这回事?林后5:17节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
为何我们偏偏要讲及“死”?这里解释得很清楚:如果旧事不成过去,新的便不会来临。这是今日许多基督徒的困难。有位姊妹见证说:她虽曾受浸,但那旧人却未死去。因为这个缘故,她不能经历到在罗马书6章所说的新生命。她受浸的时候没有带着一个清洁的良心,也许因为不知道浸礼的真正意义的缘故。故此我请你们千万要明白:如果旧事不成过去,如果旧有的罪,旧有的心态和行为思想仍在你生命中,那么,新的事物就决不能来临。
究竟怎样才算做“死”呢?
如果我成为基督徒之后仍然不肯放弃我旧有的行为思想,我便永不能经历到这基督徒生命里的丰盛。倘若我自己依旧一心要成为一个大军事家,统领着自己的军队,高高在上,那我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了。我必须放弃一切旧有的野心和私欲。有理想抱负并不是一件坏事,但野心和欲望却是必须排除的。我旧有的军事家梦想是极度自私的,是绝对不属灵的。如果不肯放弃这些旧有的东西,我就不能得到那新的生命。
我自己为了这件事挣扎了个月,极之苦恼。这曾经是我多年来的梦想。为此,我曾不惜克己自律,每天清晨作健身运动,练出一身结实的肌肉。(当时我是年轻力壮,与今大不相同!)我最喜爱的消遣是跟一些彪形大汉们握手——我喜欢看见他们的手被我钳住时面上那疼痛的表情!你们看,这就是一个极之属血气的人引以为荣的事!此外我也每天早上跟我的日本教练苦练柔道。在思考方面,我亦不停锻炼自己。除了读好所有科目以外,我最喜欢做数学——我把数学当作训练思考的工具。那时我真是野心勃勃,整个生命都是朝着这个方向而行。我不但有我的理想抱负,而且还按部就班,有计划地去达成这个理想。我并且十分自律地刻意排除本能怕死的念头。就是这样,多年来我一直努力要达成那作军事家的梦想。
但当我认识主之后,我便必须放弃我多年来的野心。这实在是一场激烈的争战。有时我很稀奇有些人能够毫无挣扎地信主,因为我自己是要经过一番搏斗才明白到我必须放弃一切——我不可能做一个双重性格的人,得过且过地活一个基督徒生命。我明白到除非我把旧有的丢弃,否则我绝不能获得那新的生命。
可能你不需要面对我当时面对的问题,你也许没有梦想成为一个显赫的人,但你的困难在哪里呢?可能你不求丰功伟绩,却念念不忘金钱和物质的享受。要知道若非把这个心态完全摒弃,你绝不能做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主耶稣很直截了当地指出我们不能一边服事神,一边又服事玛门(钱财)(马太6:24)。可惜有许多基督徒却偏偏要试试,而且还用很多属灵的藉口去粉饰遮掩。但到头来只是自欺欺人。
浸礼是代表死亡。为何必须要死?因为如果旧有的生命不死去,你就不能完全地经历到一个复活的生命,问题的症结就是在此。请留意保罗在6:7节告诉我们:人必须藉着死才能从罪中释放。也许直至到受浸那一刻,你仍然极之怕死,对吗?我本身不是一个怕死的人,倘若只有死亡才能使我脱离这旧有的生命,我决不逃避。但很多基督徒却不是这样决断,他们仍旧依恋那旧有的生命。但圣经处处都讲论到一个完全的委身——就是“死”。
我们在中国的信徒有一个座右铭:“至死忠心”。当我们在浸礼向神起誓的时候,我们是立誓一生一世向他尽忠,至死不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完全委身了。还有什么比舍弃自己生命更加完全的呢?一个人如果死了,就是百分之一百的死了,不可能只死了百分之五十,否则这不算是死,对吗?也许有很多基督徒只是“死”了一部分,难怪他们的属灵生命也只是一部分活着。
斩钉截铁,作一抉择
一个半死不活的基督徒生命是没有意思的。你见过一个“植物人”吗?你不能说他是死的,但你亦不能说他是真正的活着,因为他的身体已不能动弹,也许只能偶然发出一声呻吟。你只能算他是一个半生不死的人。你愿意过着这种生活吗?同样,一个半生不死的基督徒生命也是最可悲的。如果你不愿意你的旧人完全死去,你倒不如回到世界里去享受这世界所给你的一切吧。与其作一个半生不死的基督徒,不如清楚了当地除去“基督徒”这个名字,因为这种生活是最可怜而又可悲的。既然不愿放弃旧有的生命,何不趁着还有机会好好享受这世界可给予你的罪中之乐,然后才面对死后地狱里永恒的黑暗?继续三心两意,把心不定,是最没有意思的。倘若你不肯真正放弃你旧有的生命,你只会把你那旧人的污秽带进教会里去。这样,对于教会,及对于你自己,都是无益的。
我曾再三劝告大家不能长此以往这样拖延下去。如果你不打算改变的话,倒不如不称自己做基督徒还好!过一个永远不断挣扎,永远失败的基督徒生命是毫无意思的,迟早你会怀疑究竟有没有得胜的可能。你迟早会问自己:“为何这个旧生命仍然缠扰着我?我原以为可以得到自由释放,岂料弄到现在这个光景——一败涂地。”你看,一个非基督徒还可以毫无顾忌地寻欢作乐,今朝有酒今朝醉,而你却犹疑不决,举棋不定,后悔自己为何要踏上一条这样艰难的窄路!如果你要长久这样拉长脸孔过你的“基督徒”生活的话,我劝你还是干脆回到世界里去,趁着后果还未临头之前尽情享受你余下的日子吧。
然而,也许你已经立下决心让你的旧人死去,与它从此一刀两断。如果你有这个决心的话,你便可以开始过一个喜乐的基督徒生活了。基督徒的生命是充满喜乐的,但究竟有多少人是过着这样的一个喜乐的生活呢?不错,基督徒的生活并不是安逸舒适的,因为这是一个军旅的生涯——有灵战,有伤亡。然而,战士身上的疤痕却是英勇精忠的记号。什么驱使他们入伍舍身上战场?岂不是为了一个信念——尽忠于他们所热爱的国家和君王吗?故此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以寡敌众,四面受敌,受伤流血,他们仍然效忠于他们的君王,宁死不屈,直至最后的一刻仍然奋勇激昂,作战到底。战场上奋勇作战的人虽不认识神,却愿意为着一个信念而慷慨赴死。我曾听闻战时有些共军怎样在枪林弹雨之下对准敌方的机关枪直冲过去,以能这样战死为荣誉。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简直是极之疯狂的,但对他们来说,为理想和信念摆上生命是理所当然的。你能够与他们看齐吗?他们肯为自己的理想摆上生命,你又如何?我以前也曾像他们一样为一些空泛的信念摆上一切。但现在我活着不再是为着一个空泛的理想,而是为着我的主耶稣基督。主耶稣不是一个理想,不是一个信念,而是又真又活的神。现在我已拥有一个由神而来真真实实的新生命。无论这个生命是为主而活,或是为主而死,都在所不辞。
浸礼代表着什么?是代表着为主而死的心志。为主,我们对旧有的生命死去了,从此得以从罪中获得释放,更获得能力为主效忠。基督徒的生命是满有喜乐的。倘若你不能以此为乐的话,做基督徒有什么意思?无疑是自讨苦吃罢了。我们必须常存一个爱真理的心。倘若这个由神而来的新生命是真实的话,便决心为它摆上一切;倘若这只是虚谎的,那就回到世界里去尽情作乐吧。千万别再犹疑不决,做一个半生不死的基督徒!我劝大家在主面前作一个抉择:彻底摒弃旧有的生活,然后求主把新生命赐给我。
最后,作一个总结。只有完全死去的人才能复活。没有死亡就没有复活;假若不完全死去,便不能复活。我们惟有藉着浸礼把肉体除去(歌罗西2:11、12),才能从圣灵得生。把肉体除去是摒弃以往被肉体私欲掌管的心思意念,从今整个生命为主而活。请记住:惟有决意把肉体治死才能从圣灵得生命。正如启示录2:10节中告诉我们:只有至死忠心的人才能获得生命的冠冕。
故此,浸礼的意义,首先是仿效主耶稣用一个清洁的良心向神立誓效忠,让他作我们的主,我们的王。其次,藉着浸礼,我们与基督联合在一起。第三,藉着浸礼我们加入基督的身体。第四,浸礼代表死亡——藉着浸礼,我们向旧有的生命死去。上述就是进入一个复活的新生命的唯一途径。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