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6日,香港苏富比四十周年晚间拍卖中,曾梵志《最后的晚餐》拍出1.8亿港元,刷新了亚洲当代艺术品纪录。于是引发学术界、艺术界、收藏界、投资界等热仪。有说,这是中国当代艺术走向复兴的征兆、有的说纯属炒作,违背价值规律。有的说,该作品只不过属于插图画,把它抬高如此价格,有辱中国人的智商…
由于该作品套用了基督教"最后晚餐"的故事,作为一位基督徒,笔者自然会关注一下,看看这幅"天价"的画作为什么有如此身价?
首先简单了解一下这幅作品的背景,和一些评论家们的评语:
《最后的晚餐》 创作于2001年,是曾梵志"面具"系列代表作,也是该系列尺幅最大的作品。原画中的耶稣及12个门徒,被换成戴上面具、吃着西瓜及系红领巾的少先队成员。人物后方的书法,取材自中国教室中常见的名人毛笔书法。把宗教场所转变为教室,使作品的空间产生游戏感,充满荒诞性。
拍卖解说词写道:
"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以恢宏的气势,捕捉了中国社会在九十年代经济转变时期的面貌改变,纪录了中国社会如何面对资本主义的降临。是当代中国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张作品。
评语一:
画面人物,都戴上了面具,面具极具讽刺意义。中国当代人物,在各个生活领域,上上下下,都戴了一幅面具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个性被扼杀,唯独戴一副面具却能游刃有余,这从灵魂深处勾勒出人与人之间那种"沙漠化"的虚伪和松散,金钱是暂时的"凝固剂",转过脸去,彼此面具在微笑,面具后面的表情很可能在咬牙切齿……
评语二:
中间的主人居中,头稍偏左,左手侧的人西瓜分的最多,多了还在伸手要;右面的人狠狠地看着,表现出非常不满的神情,主人却装作没看到。除左右外,主人坐北朝南,左右又可以理解为东西,东是中国特色,西是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开放。不管中国特色还是改革开放,都不能触动中间主人的地位。
评语三:
桌上的西瓜越来越集中在几个实权人物面前,由此画面又暗示了一个潜在的真理:
利益分配无君子,捞得再多也不会说你故意"放水",而是捞者自以为自己的本事大,一旦捞得少了,最后背叛你的一定是你最亲近的朋友
评语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作品是静止的,而每一个人的感受确实动态的,任何人都可以对画而放任想象力,而作者的真正要表达的,也许没有这么复杂。下边谈谈笔者个人的看法:
A、该作品没有"母语",纯属假借《最后晚餐》名称的影响力。
大家都知道,达芬奇的《最后晚餐》是传世之作,其表现的是圣经故事,耶稣与十二个门的最后一次聚餐,这个晚餐立定了上帝与人类重立的约,这个约区别于旧约,旧约是建立在律法上和人的肉体生命上的,是上帝用外在的镇服,和宗教礼仪管理人类并与人类维系关系的。而这种"旧约"慢慢被"撒旦"暗中利用,于是非但不能改变人类的生命,维系上帝与人类的关系,反而离间了人于上帝的关系,并毫不顾忌人的软弱和能力的有限而按"圣人"的标准强制人类,从而从政治、宗教、道德上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人类因此没有希望与自由。
新约是建立在生命里面的,是触及人的灵魂的,是上帝用慈爱和公义与人类维系关系的约定,是拯救性的,把人当成人的约定,这种约定恢复了人的身份――-上帝的儿女。天赋人权,终结了罪与罚的恶性循环,野蛮与专制.
而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丝毫没有这些意义,只不过利用了原典故的某些浅浮的元素,为其思想服务而已。
B、该作品纯属政治讽喻,和历史题材的漫画。
笔者认为: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表现人的,贪婪、背叛、等人性方面的深刻意义并不是明显,也没有什么前瞻性的时代预言,最主要的是表现特定历史中的政治现象:
那些系着红领巾的政治"门徒"们,个个戴着假面具,而面具背后掩盖的是什么,作者肯定知道,观者也可以想象,而满面血腥的画面,并非是生命之血为人类自由的牺牲的象征,也许作者在表现某种充满血腥的残酷。更中心的是,作者很可能要借宗教题材表现某个历史时期,政治领袖被"神化",和"教主化"的怪现象,以借此暗示没有规则,没有制度、没有民主,纯粹以"教主"的情绪意志为"圣旨"奉行的社会是充满血腥的,这样的主题。
C、让人误读为基督教是扼杀民主充满血腥的宗教。
作者要表现以上主题大可以用别的方式,为什么要选择有基督教信仰实质的《最后晚餐》作载体?难道基督教扼杀人权,推行独裁专制吗?非也,稍微了解那些以基督教精神立国的国家,就会知道,基督教所影响的社会,从政治到民众,都崇尚博爱、民主、人道、尊重自然、和平、互相制衡、普世主义的。
D、被拍卖天价不代表艺术价值,只体现某些人的好恶倾向。
首先笔者肯定该作品确实构思独特,创作大胆,作为一个具有讽喻意义的"漫画",还是可以的,至于是否值1.8亿港币,那要看买者的财力、价值观、和思想偏向了。不代表社会价值观和艺术价值规律。
纵观中国艺术,艺术家的认定,艺术的价值,艺术题材的走向,几乎取决于国家的"美协""美展".艺术界论资排辈,要想有名作首先要成为名人。而且作品的主题很大程度受某些政治需要影响,尤其在"政治挂帅""文艺是为工农兵服务的"的年代,艺术根本就是一个歌功颂德的工具和政治意志的传声筒。艺术表现不真实。所以一旦出现表现真实的作品,就很容易被严重关注,(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之类的作品就恰巧迎合了这个逆反的社会心理).尽管它的艺术性令人质疑,这就走向了另一极端,即:以政治题材否定政治就是价值,艺术仍然是被利用了。而且这种"艺术品"最容易被海外推崇。
最后想说:
达芬奇的《最后晚餐》永远是有意义的,其艺术价值永远存在,而利用宗教著名典故,利用艺术表现某种政治倾向的,其价值也只能在"爱屋及乌"者那儿有价值。
上一篇:人心的阴霾导致天气的阴霾 下一篇:赵林:中国当代大学生应该了解基督教神学与文化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