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名列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目录的“80岁”老建筑——基督教救世堂年初一度面临拆除,市民发现后多次呼吁保护,引起政府相关部门重视。
救世堂外墙上巨大的凯尔特式荆棘冠冕十字架(圈内是圆窗)。
救世堂被拆迁建筑包围。
院墙上的优秀历史建筑铭牌。
教堂的木质顶棚跨度极大,用类似大船龙骨的机构支撑,极富特色。
记者昨日从市房管局获悉,在不久前召开的专家认证会上,专家一致反对拆除,该局近日将发文确认对其实施严格保护。
在汉口武胜路普爱医院旁的一片待建空地上,一幢两层褚红色建筑物孤独矗立着。这幢建筑有琉璃瓦中式飞檐,也有欧洲城堡式的圆柱形楼梯廊道,墙壁上还装饰着巨大的十字架图案。它是汉口基督教救世堂,1993年就被列入我市首批优秀历史建筑目录。
这座教堂的前身是1867年修建的福音堂。1931年由富有教民捐资,英国牧师范克林设计,在福音堂原址上建成了这座“救世堂”。当年武汉发大水,教堂曾收容灾民;1938年日军占领武汉后,教堂也曾救助大量流离失所的难民,并运送他们向大后方转移。
据硚口区房管局介绍:今年初,武汉华通置业公司与教堂业主协商,拟将教堂拆除重建。消息传出后即有市民多次向区房管局投诉,也有网友在汉网和天涯网上发帖,呼吁保住这座优秀历史建筑。
市、区房管部门对此十分重视,区房管局先后约谈业主单位和开发商,宣传我市保护“优秀历史建筑”的法律法规,同时安排区建管站人员定期巡查,防止被偷偷拆除。
今年3月底,业主单位和开发商向市房管局申请,要求将教堂拆除后“旋转90度挪位重建”以腾地开发,及消除老建筑的安全隐患。“五一”节前,市房管局安维处组织专家论证会,武汉理工大学城规学院院长李百皓、市方志办研究员董玉梅等五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后,一致投出反对票。
市房管局随后作出决定,对救世堂实施原地保护,既不允许拆除,也不允许迁移。
市房管局负责人近日还专程实地考察,并要求区房管局加强巡查,切实履行好保护职责。
见证80年风雨沧桑
老教堂交融东西方文化
本报讯(记者佘晖 实习生陈凤伟)参加救世堂拆除重建论证会的文史专家董玉梅昨日受访时称:每个老建筑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救世堂是西方基督教传入华中地区最早的落脚点,其中西合璧的建筑样式,反映了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救世堂1993年列入武汉市首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现为全市139处“优秀历史建筑”之一。
据考证,1862年,英国循道公会传教士郭修理来到汉口,1867年在此建大通巷福音堂及小学、医院,英国循道公会将这里作为湖北的中心教堂,进入省内各地传教。1931年,教会通过向中国教民募捐,将福音堂原址改建为现在的“救世堂”。整座建筑为两层砖木结构,平面布局呈十字形,建筑面积约780平方米。楼顶上建有钟楼一座。大堂内直径2米的圆窗所用彩色玻璃,据说是当时专程从英国伦敦运来。
根据历史记载,战乱年代救世堂曾收容救济过不少本地百姓,为他们提供食品、衣物、医药和暂时住所。日军占领武汉后,教会曾在救世堂设立“难民救济委员会办事处”,给难民发放寒衣、粮食,帮助难民向后方转移。1941年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将传教士全部关入上海集中营,教堂、小学都被勒令关闭。
“文革”期间,救世堂曾被用作普爱医院的会议场所,上世纪80年代恢复礼拜活动。
如今,每到周日,能容纳近千人的教堂里常常坐满了人。除了做礼拜外,平日里教堂还会组织学道班、舞蹈班、唱诗班等活动。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