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blic welfare portal

公益性综合门户网站

生态环境保护之我见——基督徒视角的思考
2014-07-31 10 作者:杨晨曦 发布者:  来源: 原创
  • 收藏
  • 管理
    7832 字体【

      引言

      生态问题自人类进入历史的时刻就伴随着人类,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如:战争的影响、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应用等问题,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自20世纪60年代生态运动兴起之后,生态与环保的问题就成了当代西方学术界所关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而生态神学也成为了西方神学中的一个重要神学运动,受到东西方学术界的热切关注。 [1]

      生态的平衡和环境的和谐,需要我们正确看待和处理人、自然和上帝三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试从圣经传统出发,沿革历史当中重要的经验,从基督教伦理学层面寻找答案,浅谈基督徒的生态环境保护观。

    一、圣经传统中相关的生态伦理

      旧约圣经中关于土地的两个基本神学主张是:“上帝掌有”(大地属乎上帝;诗24:21)和“上帝赐予”(大度已经赐给人类;诗115:16)。上帝掌有大地(诗24:1;伯41:11)意味着受造界的美好,创世记第一、二章中就不断重复提及受造界的美好。美好的受造界来自美善的上帝(伯12:7—9;诗19,29,104),并不受任何外在之物的影响,且传达了上帝的美意,并具有终末性的向度。也意味着受造界与上帝有别,但又仰赖上帝。同时,通过被造物使上帝得着荣耀与颂赞。[2]大地是人类的居所,因上帝将大地交付了我们看守与管理(创1:28)。我们都需要知道我们只是管理和使用者。上帝用所造的人(上帝的形象)来治理大地,使人类位于优位来荣耀上帝。[3]人选择反叛造物主,其悖逆与堕落就影响周遭整个物质环境。上帝对亚当说:“地必为你的缘故受咒诅”(创3:17)将此清楚表明。为了上帝、人类与大地关系和谐,我们需要学会做管家,也需要等候上帝终末性的新创造。[4]简言之,旧约的创造神学将创造主与被造物分辨出来,上帝要人代表他和依靠他来管理全地。

      新约圣经中也有对生态伦理的相关提及。我们是忠心有见识的管家(路12:42),在管理上帝所造的世界时,应该明白:“地和其中所充满的都属乎主。”(林前10:26)一切都是借着祂造的,又是为祂造的,祂在万有以先,万有也是靠祂而立。(西1:16,17)就如圣经所说:“神即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起步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罗8:22)当上帝赐给我们这样的“管家”职分去管理万物时,这就成了我们人(类)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有观点指出,我们是作为消费者、征服者、暂宿者等,并且借助圣经支持这类观点[5],但是上帝给我们这么大的权利了吗?作为大我们需要合理使用大自然,尊重、爱护上帝所造的一切受造之物。这正是彰显“上帝之爱”和“彼此相爱”的表现。

    二、历史的沿革

      生态问题自人(类)进入历史的时刻就伴随着人(类)。希伯来民族以大自然是上帝为要使自己得着荣耀所造。(赛43:7;诗19:1)上帝拣选人来代表祂和依靠祂来管理大自然。新约时代之后,基督教信仰将创造论与保罗的基督论融合,早期教父爱任纽(Iranaeus)论到:“圣父借着基督而造万物,没有事物不属于这‘万物’。”[6]他认为,基督道成肉身的救赎临到了受造的万物,因而大自然也因着救赎要在耶稣基督里同归于一。[7]大自然借基督被造,为基督而造,也靠基督而立。(西1:16,17)东正教继承这种思想一直至今,注重人与万物间恩典的联系。但西方教会却受到希、罗文化中巴门尼德(Parmenides)[8]的“是者”[9]之说的影响。基督教信仰罗马国教化之后,因对以大自然是神的化身的泛神论[10]异教的抗拒,教会甚至将恩典与大自然隔离。其实,基督教还存在热爱自然的传统,圣法兰西斯就是其中之一。宗教改革时期,基督新教对因信称义救恩论的恢复,使信仰重新充满活力。但是对于大自然与神恩典的关系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清教徒的注重在生活中殷勤劳作,从而鼓励对大自然的运用。到启蒙运动理性滥觞的时期,基督在大自然中的临在仅局限于道德和精神的层面。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是对这思想的最佳诠释。以上的历史追溯成为了怀特(Lynn White)[11]批判的主要对象。对此怀特对基督教的过去作出了较为中肯的批判,面对怀特对基督教信仰的批判,也引起教会的注意和回应。[12]

      自20世纪60年代生态运动兴起之后,生态环境成为了热门问题之一。生态神学也随之兴起,生态与环保的问题,受到了东西方学术界的热切关注。通过生态学的启蒙,人与自然的关系将逐渐觉醒。生态伦理探索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模式,而几乎同时期发展的生态神学却在人与自然的终极意义上进行了思考。

    三、近现代神学家

      面对环境的危机、生存的危机,生态伦理学所探索的人与自然的行为模式以不能切合当时代的需求。生态神学是以人与其它形式的生命及共同生出环境关系为主题的神学论述。[13]生态神学也是对当代基督教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的反思,生态神学所关注的不仅是传统神学所关注的人与上帝的关系,更关注的是人与自然、上帝与自然,最后达到三者关系的和谐。这一神学运动中,神学家对上帝、人与自然三者有不同程度上的侧重,所以诺斯考特将生态神学分为以上帝、人及生态为中心分为三类。[14]
    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神学主要包括以管家职事为进路的生态神学。主要观点是:上帝委托人类管理世界,因此人有责任去管理和保护其他受造物。不可以滥用权力去随意破坏自然。北美福音派神学家薛华(Francis Schaedder)是其中的代表。他认为上帝造出万物,但赋予人独一无二的位格。让人代替上帝行使管理其他造物的权力,人不可滥用权力,只有上帝才是王者和主人。在此进路中人被独立为自然意外的一部分。人可以对自然不负任何道德上的责任。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将人的利益摆在首位,基本对三者之间的关系没有做什么修订,只是对人所承担的角色和所承担的任务有所理解。[15]

      以上帝为中心的神态神学,主要从反思和重新阐释上帝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展开论述的,从而揭示自然本身的内在价值和上帝与自然之间所具有的神圣联系。[16]以上帝为中心的生态神学首先当以莫尔特曼(Moltmann)的神学为代表。他认为对于当代的生态危机,西方教会所坚持的创造论信仰是负有责任的。[17]莫尔特曼有关生态神学的论述主要围绕生态创造论这个核心展开。在它看来超越的上帝与临在于世界中的上帝并不矛盾。他强调上帝是借着圣灵而存在于创造中,这样,对自然的掠夺也就是攻击上帝。[18]赖品超认为,莫尔特曼基本是以上帝与世界的关系为范畴,去论述人与自然应该有的关系,人作为上帝的形象,应该像上帝爱受一切受造物一样去爱其他受造物。[19]
    以生态为中心的生态神学与进程神学[20]有着密切的联系。科布的生态神学体系属于此范畴之中。科布认为生态问题的突显与科技的发展有直接关系,但却不能就此将所有责任归咎于科技的发展。科布将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结为近代哲学和神学对待自然的态度,即将自然看作是与上帝、人分离,就会导致人对自然的剥削。[21]科布的进程神学对生态神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自我的认识及现实意义

      正确看待和处理人、自然和上帝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处理好生态问题的关键所在。基督教的核心价值“爱”应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帝爱人,我们在与上帝重新和好的基础上,才能使自然更加和谐。上帝的爱是上帝最基本的特性,通过人与上帝在就恩历史当中展现出来。上帝也赐给我们命令:“爱邻舍,爱人如己”。笔者非常赞同布尔特曼所认为的,当我们以上帝爱一切被造之物的爱去爱其他受造物时,上帝、人和自然三者之间关系将会非常和谐。

      从新创造的末世观和救恩观来看,救恩三角(上帝、以色列、土地)与创造三角(上帝、人类、自然)彼此关系非常密切。这样的关系不但表现在当今有关大地生命的生态议题上,更是诸于对上帝救恩的期盼。[22]人作为上帝的管家(创1:26)应该是为上帝看护和万物。首先,我们应该肯定世界万物在本质上是美好的,(创1:)是有价值的。其次,我们因该明白上帝将万物分享与我们,被造物代表着上帝的智慧与丰富(诗104:24)并且,使上帝得着荣耀。最后,我们应该遵守上帝为受造物安排的好处,每一个被造物都有存在的价值,正如上帝要土地守安息一样。(利25:1—4)和谐相处,营造我们的生态环境。

    结语

         上帝、人、自然之间建立的和谐关系是生态环保的关键。作为一个基督徒,爱神、爱人是信仰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正如莫尔特曼所主张的,爱神的同时就是爱上帝的创造;同样地,爱人的同时也要维护人共同生存的环境,这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让我们从自己做起,爱神、爱人、爱上帝所赐的世界,为营造一个和谐生态而努力。
     
     
     
    参考书目:
    1、王晓朝、杨熙楠主编《生态与民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莱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基督教旧约伦理学》,黄龙光译,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2011年。
    3、许道良:《抉择与代价——简明基督教十字架伦理》,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2006年。
    4、彼得·郭尔迪(Peter Gorday)主编:歌罗西书《古代基督信仰圣经注释丛书》新约篇Ⅹ,朱东华、林梓凤译,校园书房出版社,2007年。
    5、麦葛福:《基督教神学原点精华》,杨长慧译,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年,1998年。
    6、【英】麦葛福(Alister E. McGrath):《基督教神学手册》,刘良淑、王瑞琦合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年。
    7、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8、王俊:《生态与拯救——约翰·科布生态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9、葛伦斯、奥尔森:《二十世纪神学评论》刘良淑、任孝琦合译,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年。
    10、【德】布尔特曼:《创造中的上帝——生态的创造论》  仁莲等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9年。
    11、【英】麦葛福(Alister E. McGrath):《科学与宗教引论》,王毅译,香港:基道出版社,2006年。
    12、贾诗勒:《基督教伦理学》,李永明译,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1996年。
     
     


    [1]王晓朝、杨熙楠主编《生态与民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月第一版,第1页。
    [2]莱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基督教旧约伦理学》,黄龙光译,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2011年2月初版,第138—141页
    [3]莱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基督教旧约伦理学》,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2011年,第153,155页。
    [4]莱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基督教旧约伦理学》,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2011年,第166,176页。
    [5]引自:许道良:《抉择与代价——简明基督教十字架伦理》,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2006年11月初版,第255,256页。
    [6]彼得·郭尔迪(Peter Gorday)主编:歌罗西书《古代基督信仰圣经注释丛书》新约篇Ⅹ,朱东华、林梓凤译,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2007年3月初版,第23页。
    [7]麦葛福:《基督教神学原点精华》,杨长慧译,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第229页。为了回应当时的诺斯底派,爱任纽坚持整个救赎过程,从创造一开始,直到历史的结束都是统一为神的工作,这位神既是创造主,也是救赎主——在其中工作,赎回受造万物。引自:【英】麦葛福(Alister E. McGrath):《基督教神学手册》,刘良淑、王瑞琦合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第306页。
    [8]巴门尼德(Parmenides):公元前515—450,爱利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他只注重实体的本相,不看他经过感官经验而发生的外在改变。他认为存在是永恒且不可能改变的,因为改变乃是招致过去不存在之物的存在。引自:葛伦斯、奥尔森:《二十世纪神学评论》刘良淑、任孝琦合译,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第153页。
    [9]“是者”具有的特征包括:不生不灭、连续性和完满性。巴门尼德的思辨和辩论达到了早期自然哲学的最高水平。“是者”后来超出自然哲学,成为形而上学的中心范畴。引自: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第20,21页。
    [10]泛神论相信神就是万有,万有就是神。他们的信念就是,大自然就是圣神的彰显。他们崇拜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就是神。引自:贾诗勒:《基督教伦理学》,李永明译,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1996年6月初版,第340页。
    [11]怀特(Lynn White):历史学者,其认为基督教是西方的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之一,因为按照犹太基督教的一神论,只有上帝是神圣,大自然不再是神秘以致神圣不可侵犯,而是上帝赋予了人任意制宰自然的权利。引自:王晓朝、杨熙楠主编:《生态与民族》,2006年,第4页。
    [12]赖品超:“对话中的生态神学”第4页。
    [13]王俊:《生态与拯救——约翰·科布生态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第2页。
    [14]王俊:《生态与拯救——约翰·科布生态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3页。
    [15]王俊:《生态与拯救——约翰·科布生态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第4,5,12页。
    [16]王俊:《生态与拯救——约翰·科布生态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第12页。
    [17]【德】布尔特曼:《创造中的上帝——生态的创造论》  仁莲等译,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9年,第33页。
    [18]【英】麦葛福(Alister E. McGrath):《科学与宗教引论》,王毅译,香港:基道出版社,2006年1月初版,第150页。
    [19]王俊:《生态与拯救——约翰·科布生态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第15页。
    [20]进程神学可以追溯到巴门尼德的主要对手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40——475)的“形成”论点。他说:“不可能先后两次踏入同一条河,因为新的河水在不断在流淌而过。”按他的说法,一切实体都在不断地变化。随着工业革命,科学发展引导哲学思想脱离了机械论的世界观。施莱马赫和黑格尔给予了进程神学思想上的变革。进程神学基本就是是神学和科学复和,神学要全方位关心生活,并拒绝将生活划分为不同的范畴。引自:葛伦斯、奥尔森:《二十世纪神学评论》,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年,第154页。
    [21]王俊:《生态与拯救——约翰·科布生态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第25页。
    [22]莱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基督教旧约伦理学》,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2011年,第176页。
     
    
    全部评论(0)
    • ——题记:救赎史记上帝救赎他百姓的历史。意为救赎的历史。也是上帝的独生子拯救信他的儿女的神国拓展历史。救赎史圣经神学系列是我们神学院的进修课程。借此分享一同认识耶稣为我们所成就的救恩的历史。 今..

      浏览:4175次 评论:0
      2020-12-26 16:36
    • 引言借着上文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人性有两面,一方面人是照着上帝的形象与样式被造,是善的,但另一方面由于始祖的堕落,全人类都被陷在罪恶之中,人性又是恶的。那么,人性究竟是善的还是恶的,亦或半善半恶,善恶..

      浏览:4238次 评论:0
      2020-03-24 08:39
    专栏作者更多
    • 陈恩慧

      陈恩慧

    • 欧阳光

      欧阳光

    • 谢淑纯

      谢淑纯

    • 李艳凤

      李艳凤

    • 潘五一

      潘五一

    • 清晨

      清晨

    • 李启君

      李启君

    • 蔡宏强

      蔡宏强

    • 袁杰

      袁杰

    • 海夫

      海夫

    • 崔元荣

      崔元荣

    • 刘桂梅

      刘桂梅

    • 倪宏恩

      倪宏恩

    • 邵萍

      邵萍

    • 沈阳

      沈阳

    • 麦子谷

      麦子谷

    • 刘树鹏

      刘树鹏

    • 蒙悦

      蒙悦

    • 肆归

      肆归

    • 王玉根

      王玉根

    • 吴景旺

      吴景旺

    • 童天凫

      童天凫

    • 谢以斯帖

      谢以斯帖

    • 橄榄枝

      橄榄枝

    • 雁子

      雁子

    • 旷野雄鹰

      旷野雄鹰

    • 谢天恩

      谢天恩

    • 潜水荷

      潜水荷

    • 耶稣的宝贝

      耶稣的宝贝

    • 旷野牧歌

      旷野牧歌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调出圣网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Powered by 聖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