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6:14】“那将要灰心、离弃全能者、不敬畏 神的人,他的朋友当以慈爱待他。
【伯6:15】我的弟兄诡诈,好像溪水,又像溪水流干的河道。
【伯6:28】”现在请你们看看我,我决不当面说谎。
【伯6:29】请你们转意,不要不公;请再转意,我的事有理。
【伯6:30】我的舌上,岂有不义吗?我的口里岂不辨奸恶吗?“
默想
从约伯开始一无所有、众叛亲离、求生不得、难以入眠的时候,他里面的生命光景也开始真实地流露,完全向着众人赤露敞开。
现在,约伯因为处在极其痛苦的环境中,还遭遇朋友的不理解,就忍不住急躁地要说话,为自己辩屈,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一个人在这样的处境中,还面对朋友的责难,要想不说话,的确很难。
然而,若当我们想到约伯是被神称为”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就有点疑惑,约伯既是完全正直。那么,当面对朋友的指责时,真正在神面前有确信的人,也无需为自己辩白什么。而且,面对约伯朋友这样的人,即使辩白,又有何用。侧面反应出约伯当时真的很痛苦!
然而,从约伯急于为自己辩屈的生命状态中,我们可以看到,约伯非常注重自己。约伯说,那将要灰心、离弃全能者、不敬畏 神的人,他的朋友当以慈爱待他。对于处在困苦中的约伯,他这样的要求似乎也很合理,但不无自怜之嫌。
后面,约伯说完了自己的艰难,以及对朋友的要求,开始责备他的朋友说,”我的弟兄诡诈,好像溪水,又像溪水流干的河道。“从约伯的内心状态感受到,他朋友的言语和劝慰可能真的没有给约伯此刻的处境带来很大的帮助,滋润不了他苦闷的心田。一方面,的确看出他的朋友没有同理心。但另一方面,也看出约伯太过于苛求从人而来的安慰。人本就是堕落败坏的罪人,怎么可能理解另外一个人的真实处境,除非圣灵所赐的合二为一的心。
接下来,约伯又开始表明自己的无辜,”现在请你们看看我,我决不当面说谎。请你们转意,不要不公;请再转意,我的事有理。我的舌上,岂有不义吗?我的口里岂不辨奸恶吗?“而且,在约伯的说辞中,后面多使用反问句,一方面,他的确对于自己百分百确信无罪。但另一方面,也正显出他企图以此来慰藉受伤的心。因为太过于注重自己的感受,所以无法忍受朋友的反唇相讥和责备,而这也正是神把约伯放在这样环境中的原因。为了熬炼他成为真正完全的人。虽然他在道德上已经很完全,但是面对无法理解的苦难和朋友的责备,他仍然无法降服于神的主权。所以神把他摆在了这样的苦难中。而我们的救主基督在十字架的苦痛中,却是默默无声。
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因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至于他同世的人,谁想他受鞭打、从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过呢?(赛53:7-8)
约伯虽然没有因犯罪受苦,但当神把他摆在苦难中,约伯就无法忍受,于是拼命为自己辩解。当然,若想到约伯此刻的艰难处境,也能够理解他的做法。但神为了让约伯更加完全,为了让约伯承受极重无比的荣耀,还是定意继续熬炼约伯。当我们面对无法理解的苦痛,加上无人理解的苦楚,是要像约伯一样滔滔不绝的辩屈,还是像救主耶稣一样默默无声,只将自己交托给信实的造化之主呢?这在乎的是我们的选择,但我们将要看到不同的结果。约伯的辩解,引发朋友更多的责备和误解。直到后来,他静默无声,神就开始发声了。而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受苦也不开口,三天之后,就迎来了荣耀的复活。
在患难中,我们可以选择继续问为什么?继续为自己辩屈,甚至埋怨抱怨,这些的确是我们的自由。然后,这只会延迟与神见面的时间。若是早一点全心认定神的主权,默默降服于主爱的怀抱中,安息在神给的每一个处境,就会早一点顺服神,经历神的恩典以及神透过环境要赐给我们的荣耀和祝福。
我的心哪,你当默默无声,专等候 神,因为我的盼望是从他而来。惟独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他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动摇。我的拯救,我的荣耀,都在乎 神;我力量的磐石,我的避难所,都在乎 神。你们众民当时时倚靠他,在他面前倾心吐意。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诗62:5-8)
祷告
成为我的磐石和避难所的神啊,孩子感谢赞美你的恩典。恳求你帮助孩子在一切的患难和争战中,安息在你的主权里,静默无声,专心等候你,盼望你的救恩。奉主耶稣基督名求,阿们。
应用
在一切的患难和争战中,安息在神的主权里,静默无声,专心等候神,盼望主的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