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晨曦 播音:虹雨
一谈到老,好像大家都会有一种矛盾的心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长寿,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变老。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衰”跟“老”好像总是摆在一块儿,换句话说:年老好像是各种能力衰退的一个象征。当然,第一个让人想到的就是体力方面,不有句话说吗:“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可见古人是未老先衰。可是现代人因为医学发达,饮食跟运动的一些正确观念日益的普及,平均寿命都因此而逐渐的延长了。所以有句话说“人生七十才开始”。现代的老人比起古代的老人来说,显然是更能够保持他们那个年龄应有的健康与体力。
至于说创造力,是不是也会跟着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呢?答案是不然。你看,美国名作家以撒辛格,他在七八十岁的时候依然心力旺盛,努力不辍的写作;还有米开兰基罗,他在88岁那年仍然在大教堂做壁画;还有毕卡索,在90岁的时候仍然有画作跟雕刻问世;还有肖伯纳,93岁的时候还有剧本出版。这些都足以证明,其实老年人的创造力不但不逊色,还会有所突破。
一个人之所以会感觉到自己老了,主要还是因为疾病的侵袭。所以说疾病是活动力的一个绊脚石。医生说:一旦老人家觉得自己身体状况犹如江河日下日薄西山的话,就会在心理上觉得自己“人老了没有用了,幸福已经离我远去了”。心里日渐消沉,也会因此而加速衰老。其实适合老年人的一些活动很多是不需要很好的体力的,医生常常叫老人家要退而不休,要尽可能的去参与一些社交活动,脑筋要多用反而会更为灵活,记忆力也不容易减退。另外医生也劝老人家要少抽烟、少喝酒,保持心情愉快,这样也可以减缓老人心智的退化,拥有旺盛的活力。只要老人家能够保持实际那个年龄应有的健康,其实还是可以活跃于社会的。你看史怀哲,在89岁那年还仍然在非洲行医。还有鲁宾斯坦,在89岁那年还仍然在纽约举行了一场相当精彩的钢琴演奏会。而罗素在94岁那年还仍然在领导国际和平运动。所以说年龄绝不是问题。
更重要的是,如果说老人家拥有足够的精神柔软度,能够超越越来越关心的自我,而能对别人更加的温柔,更加的包容,更加的接纳的,凡事都能够换个角度的话,那么危机悲观也就可以化为绚烂的晚霞了。
我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说实在的,随着年龄的老大,不如意的事也只会越来越多。年过半百的中老年朋友很可能因为退休、丧偶、或者是子女不孝等等,这些事情而导致心情郁闷,甚至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所以医生就对老人家们提出了建议:既然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那么,我们倒不如事先就做好防范。在中年的时候就先做好心理建设,提早训练个人独立。同时要强迫自己改变一些数十年来的一些老习惯。这样,即使是事到临头,也不至于手足无措。那么该怎么做呢?专家提供了“三忘”以及“三无”的养生概念,这可是让老年人宽心,而且让老人家开怀的最佳法宝。什么是“三忘”与“三无”呢?所谓“三忘”就是:“忘年龄、忘忧愁、忘不善”。
老人家常会因为想到无法改变的年龄数字而沮丧,而事实上,年龄所代表的其实只是智慧的成长与经验的累积。只要我们能够保养得当的话,那么到了六七十岁的年龄,还是可以拥有40岁的快乐,而且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这样就不会杞人忧天,也不会因为别人不友善的眼光而心情低落了。这就是所谓的“三忘”:忘记年龄,忘记忧愁,忘记人之不善。
至于“三无”,则是指“无怨、无悔、无敌”。你想,既然我们都已经看尽了人世沧桑,回想过去,大伙儿也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现在如果再跟儿子媳妇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是太过小心眼了吗?所以说看开点算了。当然了,人总是难免多多少少会对目前的生活不满足,会有一些抱怨,这么一来心情就会跟着变糟。所以这时候不妨回想一下过去年轻时候的艰苦岁月,再对比一下现在,就会重拾满足的心。凡事要多看看回头路,将心比心,心中就会舒坦,不积怨,也不会因为冲动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来。如果我们对生活都能够无欲无求的话,那又怎么会竖敌呢?如果我们心情能够长葆舒畅愉快的话,身体也就会健康又活跃了。
除了这“三忘”与“三无”之外,同时专家们还强调了“三心”的重要性。什么是“三心”呢?就是“信心、爱心、耐心”。这“三心”可是有关联性的,如果我们对自己有信心,自然就会想要付出爱心来对待身边的人,也就是因为懂得付出。就会忘了自己身体的老化,即使动作慢一点,也会怡然自得,做起事来自然显得更有耐心,不会忙的气急败坏了。当我们的心理与生理建设都完成之后,建议您不妨多从事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毕竟助人为快乐之本,想要让身边所有的亲朋好友快乐,那么首先要学的就是会自助。我们先要主动的吸收各方面的保健尝试,尽量学习维护我们身体的健康。同时要积极的参加一些团体活动。更别忘了要主动的跟老朋友联络,对朋友多付出多关怀,这样有舍而得的快乐,才是丰富老年生涯的最大的动力。
正如经典上说的: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新似一天。让我们都能在变老的时候,有满心的喜乐。恳求上苍,让我们年岁渐长的生命能够更丰盛。
我们发现很多的“银发族”常常会抱怨年轻人不孝顺,可是你可曾平心静气的思考过,这问题的症结吗可能并不光是出在孩子的身上。曾经有一个女孩子,她就表示过,她很想孝顺父亲,可是却不得其门。怎么回事呢?主要是因为他的父亲实在是太固执了。平常因为他父亲比较节俭,吃喝都是非常的省,所以做一次饭他往往可以吃上三餐,而水果也是吃的很少。这一切女儿看在眼里当然是很担心,生怕父亲因为营养不够而影响了身体的健康。所以为了补充父亲的营养,女儿就善意的要求父亲每天一定要补充一些维他命。可是没想到他老人家却视这些维他命为珍品,一罐罐的都藏起来,偶尔想起的来了,才拿出来吃一颗。女儿知道了以后,就跟父亲说:这些东西其实并不贵,对你的健康有很大的帮助,希望您能够按时吃。可是父亲却表示自己每天已经吃了很多的饭跟水果,觉得自己的营养应该是够了,何必要再浪费这些无谓的金钱呢?其实他老人家并没有吃多少的东西,营养哪够啊?果真后来遇到了寒流来袭,老父亲因为身体过于虚弱,得了急性感冒而住进医院。在住院期间,老人家还是念念有词的说:住医院哪有在家里舒服啊,又花钱又受罪,还是回家好了。一直嚷嚷要办出院手续。可是老人家的身体毕竟不比年轻人,一个小感冒治不好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其他的并发症。所以医生就要求他能够多住院几天,观察病情。可是这些道理对于年近80的老父亲来说,又怎么听得进去呢?女儿看着自己的关心因为父亲的固执而被拒于门外,除了无奈之外,她更担心父亲的身体健康会越来越差。她无奈地表示:难道做长辈的就不能偶尔听听年轻人的话吗?
是啊,难道做长辈的就不能偶尔听听年轻人的话吗?经典上也说:指教我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得着智慧的心。盼望各位年长的朋友们都能够敞开心门,适度的调整一下心态,对年轻人能够更加的和善、更加的包容、更加的接纳。做个充满智慧、充满喜乐的长者。
最后,祝愿每一位年长的朋友越活越年轻,越活越快乐,越活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