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地、论众生,人类也是动物的一种,却常把自己放在世界的中央,千百年来彷似主宰世界般生活,不自觉破坏了大自然生态。然而,上帝却给予人管家的职分,负责治理全地,看管万物,管理与主宰看似是一线之差,如何于当中取得平衡确是一项属灵挑战。
讨论天地众生,必先理解人类在大地中的角色。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客座助理教授任志强博士说:「人类也是动物王国的一员,只是人觉得自己在各方面较优越,以为能够支配所有事物包括大自然,甚至决定动物的生存模式。」他承认,人类文化发展无可否认较其他物种复杂,但也因此更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各生物的生存条件,令牠们在合理情况下生活。
《创世记》记载上帝要人管理各样生物,不过这职分却被人无限放大,若从企业角度出发或许较易理解「管理」一词:「这大概相等于总经理或CEO的职位,必须跟从老板的指引,将其营业方针和企业价值发扬光大,如果将公司当作自己的资产,亏空公款或剥削其他员工的利益,这便是失职。」诚然,人类过去似乎成了恶管家,将地球资源挥霍耗尽,同时更严重污染自然环境,令不少生物失去栖息地,相继绝种。
团契盟约 万物互相依存
既然人类是受上帝所托管理世界,那么上帝的心意是甚么?任志强博士半年多前钻研《诗篇》一百零四篇,他形容此篇经文内容奇特,描述上帝创造的世界和谐美好,天地万物有其位置休息工作,各尽所能,没有邪恶与纷争。例如飞鸟走兽爬虫、太阳星辰都有秩序,可见上帝不单是创造者,更持续守护和维系资源的运作;经文甚至描述有海兽(力威亚探)与船只在海中畅游,和平共处,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这世界更有油、酒和满了汁浆的香柏树,使生命欣欣向荣,令所有受造物活得『过瘾』,这种愉悦闲适的情绪贯串了整篇经文。」
「人出去做工,劳碌直到晚上。」(23节)经文只有这一节提及人类,他指这是对人生活最平淡、最不加修饰的描写,「诗人刻意将人与其他物种一并提及,这里并无提到人有何神圣使命,强调了人是受造物的身分,也是天地万物中的一员。」从《诗篇》一百零四篇所见,天地万物彼此有团契盟约关系,互相依存生活,所以人虽有管家角色,同时也是团契的团友,要对自然有正面的贡献。「地球千万年来一直都有生物绝种,但没有一个时期比最近数十年的绝种速度快,如果生物是因人类破坏其生存条件而绝种,这便与我们有关。」因此基于管家和团契团友的角色,他认为人类不可能只顾自己,也要尽力确保整个大自然运作顺利,帮助遭遇困难的物种,但提醒不要高估自己以为可拯救一切。
民间觉醒 认清属灵问题
然而,主流教会在崇拜团契较少探讨相关主题,他认为原因在于基督教一向强调上帝与人的关系。「圣经叙述人的事为主,信徒多关心自己如何在上帝带领下过活,因此这是可以理解的。」事实上,现代基督教神学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当时人们高举理性思维,不以理性为主导的生物便被视作次等,更巩固了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说法,基督教也认为只有人与上帝才最有关系。上世纪中期,有科学家意识到人类对自然造成的污染,而历史学者Lynn White更在科学期刊中发表文章,指现代生态危机源于《创世记》给予人管治世界的权力,结果导致生态失衡。任志强博士解释:「英文圣经对『管理大地』的主流翻译确实给人有『大地在我脚下』的感觉,大部分人理解『管理』一词,就是去掌管其他生物。」该篇文章引来极大回响,而基督教神学也开始回到神学底蕴探讨信仰与整个生态的关系,一直发展至今。
他强调,人禽之别在于上帝给予我们的任务不同(管家职分),绝非如人类所以为的,能力或智慧比其他生物高,「所以关键是如何处理人与动物间的界线,是操控主宰牠们,还是尊重因界线而来的差异?」在他眼中,「主宰」一词牵涉权力操控的欲望,若人类认为自己是灵性动物,更应学习控制欲望的膨胀,对信徒而言无疑是一项属灵操练。「今天人类的经济发展完全建基于欲望,这已非满足生存所需,而是无限消耗资源和享受,若以可持续生存角度出发,现今社会已过度发展。」
大势所趋,风气使然,谈及信徒在世可作的事,任志强博士不禁叹一口气,指教会羣体有时代责任,必须认真面对人类造成的生态破坏、对各物种的严重践踏,更重要是醒觉这是属灵问题,要学习控制各方面的欲望。「但我们同时要承认自己无法扭转一切,许多破坏生态的行为依旧无法避免,但只有认清是属灵问题,信徒羣体才有动机改正。」有见极端气候愈趋严重,各国政府也意识到地球面对的生态危机,去年终在巴黎气候峰会上达成减排协定。任志强博士欣赏政治领袖愿意讨论自然环境问题,但定下减排指标并不代表解决危机,最重要是民间觉醒,改变资源消耗的模式,彻底转变生活方式。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