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反对人们通过医生和药物来治疗疾病(太8∶15;可2∶17;路10∶25-37)。使徒保罗也曾建议提摩太用酒来治疗胃病(提前5∶23)。
第二,在圣经中,“医病的恩赐”有日渐减少的趋势,而且似乎是一种暂时性的恩赐。例如,在十三封保罗书信中,只有成书于公元56年左右的《哥林多前书》提到了“医病的恩赐”,而在成书于公元57年的《罗马书》和公元60年的《以弗所书》中,保罗均未把“医病的恩赐”列入他所提到的“各样的恩赐”中。
第三,圣经所说的“医治”包括身体和灵魂两方面,但主要是指灵魂的医治。因为保罗说过,身体的救赎还有待遥远的将来(罗8∶23);在此之前,身体仍然要经历生老病死,即使暂时获得医治,也不能与灵魂的医治相提并论。
第四,圣经反对人们通过医病来夸耀自己的能力或恩赐。例如,耶稣非但没有像季三保那样,通过所谓的“赶鬼治病”来吸引信徒,沽名钓誉,反而一再嘱咐那些得到医治的人“不可声张”(太8∶4;可3∶12)。彼得在治好一个瘸子之后,也曾经告诫围观的人说:“为什么把这事当作希奇呢?为什么定睛看我们,以为我们凭自己的能力和虔诚使这人行走呢?”(徒3∶12)
四、打倒“东方风俗”
几千年来,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形成了一系列优良的文化传统,如忠孝节义的人道精神、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物物相依的群体精神等。然而,季三保等人却公然提出要打倒这些“东方习俗”,以便建立一种排他性的“主内人际关系”。他们所说的“主内人际关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要把门徒会成员当作“灵胞”来关心体贴,尤其要时时看顾那些外出“传教”、违法乱纪的“灵胞”。另一方面,要把一切不信奉“三赎”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妻子、兄弟姐妹)视为“外邦人”,“不来往、不通婚、不帮工、不想念”。说到底,就是要“亲戚七族不想念,世俗情欲丢一边,年份月份不计算”。
为了培养这种铁石心肠,门徒会不仅编写了《打倒东方风俗》等内部材料,让信徒抄写背诵,而且用民间小调填写了“拾不亲”、“打倒旧习俗”等歌曲,让信徒反复吟唱。然而,他们的做法并不符合圣经的伦理训导,也违背了基督教的根本宗旨。因为圣经是一部提倡“普世合一”、“爱人如己”和“宽容忍耐”的经典,基督教是一个反对“分门别类”、“愤世嫉俗”和“教派冲突”的宗教。
首先,圣经没有让基督徒去过愤世嫉俗的生活,而是告诫他们:“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12∶17-18)。可见,那些不愿做“众人以为美的事”,对自身的道德责任和社会的公益事业视若无睹的门徒会成员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基督徒,而是一群麻木不仁的人。
其次,圣经要求基督徒彼此宽容,和谐相处,而不是像季三保那样在教会内部制造摩擦、另立山头。例如,耶稣指出:“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太5∶22)保罗也指出:“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林前12∶13)
最后,圣经没有让基督徒去敌视“外邦人”,而是告诫他们:不仅要“爱你的邻居”,还要“爱你们的仇敌”;“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5∶43-45)。事实上,正是凭借这种带有普世性的博爱精神,诞生于中东一个弹丸小国的基督教才最终征服了幅员辽阔的罗马,重塑了西方文明的发展。